悬坠钓的调漂方法多种多样,但其本质在于重力与浮力的平衡。掌握这一核心原理,调漂变得轻而易举。不论采用何种调漂方法,都离不开找底公式:钓目 = 调目 - 双饵重量。这一公式为我们提供了钓浮时的目数参考,也称作称饵重的目数。当挂上双饵并找到底时,若钓目比半水挂饵的目数大,说明钓组开始接触水底。这时,水底为饵料提供了支撑,浮漂所受的拉力减小,目数相应增加。
带饵调漂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在调漂过程中,我们需要称饵重,甚至包括鱼钩的重量,这样我们可以根据水底支撑力的变化和钓目的变化,推断出钩饵在水下的状态。了解这些状态在实战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当我们在下饵躺底、上饵触底的状态下获得了较高的中鱼率时,我们基本上算是找到了合适的钓口。然而,在垂钓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更换饵料或子线,这时就需要重新调漂。通过带饵调漂,我们可以快速恢复到之前的中鱼率较高的状态,否则就需要重新找口。
带饵调漂的标准步骤如下:首先,我们建议在不挂子线的情况下调漂,这样做有助于我们了解鱼钩的重量,对于判断钩饵在水底的状态非常有用。接着,我们需要进行粗找底,这是不能省略的步骤,否则调漂会不精准。在粗找底后,我们将浮漂座下拉约1.5倍子线长度的距离,这样可以确保在半水深度调漂的精确性。例如,如果不挂子线调8目,挂上子线后浮漂还剩下2目,说明一个鱼钩的重量是1目。再挂上双饵,看此时的目数。假设浮漂剩下2目,那么双饵的重量大概是4目,一个饵料的重量大概是2目。
知道了鱼钩、饵料的重量,以及半水挂双饵的目数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挂双饵找底了。在假设的情况中,最灵的钓目是2目,这通常指的是理论钓目,即下饵接近水底但又不触底。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钓1目的可能。为了确保钓组确实触底,钓2目以上较为保险。当钓目开始大于2目时,浮漂所受的拉力变小,说明水底对钓组有了支撑力。我们还可以通过饵重、钩重以及浮漂上浮的目数,推断出钩饵在水下的各种状态。例如,当钓目变为5目多一点时,下钩饵完全躺底,上钩饵刚刚开始触底,这正处于不灵不钝的状态。
这个结论也是通过找底公式推断出来的。水底抵消了一个钩饵的重量,那么浮漂的目数应该变为5目。因为鱼钩重1目,饵料重2目,挂双饵重2目,所以2+2+1=5目。如果钓目开始大于5目,说明上钩饵也开始触底了,这就是单饵调漂的公式。当钓目变为8目时,说明双钩饵都完全躺底了。因为在不挂子线的情况下调8目,当钓目达到8目后,双钩对浮漂没有拉力了。这个公式也可以这样表述:钓目 = 调目 + 双钩重量。如果不挂子线的目数是6目,双钩的重量是2目。如果知道鱼钩的重量,那么调漂时就可以直接使用空钩调漂,而无需使用不挂子线调漂的方法。
然而,这种调漂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如果饵料太轻,挂饵和空钩的目数相差很小,那么中间状态就难以找到。如果饵料很重,挂饵时甚至可能没有目数。希望各位钓友能关注、收藏并点赞,我们将每天准时更新更多实用信息,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