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建议要避讳,就把“端五”改为“端午”,此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有着超过2000多年的历史。其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是纪念屈原的传说。屈原,楚国的伟大诗人,他主张举贤任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然而,他的主张却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尽管如此,屈原矢志不改,坚持追求理想,甚至不惜以死明志,写下了一系列不朽的文学作品。
据《史记》记载,屈原在写下《怀沙》后,抱石投入汨罗江,这一天正是夏历的五月初五。此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纷纷在江边划龙舟,抛粽子,形成了端午节的习俗。
除此之外,端午节在江浙一带,还有纪念伍子胥的说法。伍子胥,楚国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所杀,乃投奔吴国,助吴王阖闾伐楚,五战而攻入楚都郢。阖闾死后,夫差继位,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夫差不听。后伍子胥被谗言陷害,夫差赐其自刎。伍子胥死后,他的尸体被装入皮革中,投入大江,江浙一带的人们划龙舟,作救伍员状,以此来纪念他。
在浙江的东部地区,端午节还有纪念孝女曹娥的说法。曹娥,东汉上虞人,其父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年仅14岁的曹娥,沿江号哭,昼夜不停。17天后,在五月初五日这一天,曹娥也投入江中,5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江面。曹娥的孝行感动了县令,为之作文立碑,颂扬她的孝行。
除了这些传说,浙江地区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勾践战败被俘后,在吴国过了3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数年后,终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纪念勾践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于每年五月初五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端午节,除了是纪念先贤的节日外,自古以来还是民间一年一度的“卫生防疫节”。人们在这一天会打扫庭院、悬白艾、饮雄黄酒,以此驱赶疾病和恶灵。
在端午节这一天,同学们应该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主题,积极组织和参加一些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科普宣传活动,强健体魄,娱乐身心,提高科学意识。
来源:《我们的节日》
注:因为图片无法直接插入文本中,所以保留了原有的图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