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俄乌之间的冲突爆发以来,已经历时七个月,双方经历了三次关键战役,每一次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首场战役中,俄军以20万的主力部队对乌克兰发动了全面的攻击。然而,在基辅地区,俄军因为道路不畅,甚至穿越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污染区,这使得俄军V集群的侧翼暴露,而正面进攻的兵力却显得捉襟见肘。在这种不利情况下,俄军不得不分散兵力来掩护侧翼,而真正用于进攻的部队却仅有几个战斗群。再加上道路状况糟糕,只能维持10个战斗群进行作战,最终俄军出现了所需掩护兵力的下限,超过了后勤条件所能维持兵力的上限。
战争初期,俄军的装甲车队在路上堵车一个多星期,若是乌军拥有足够的空军力量,这些俄军装甲部队恐怕早已化为废铁。结果毫无悬念,俄军最终不得不从基辅、苏梅、哈尔科夫市外围和切尔尼戈夫等四个包围圈灰溜溜地撤退,这导致了俄军大量技术装备和有生力量的损失,并严重挫伤了士气。
第二次大战发生在4月18日,俄军猛烈攻击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乌控区,在顿巴斯地区进行了决战。在这场战役中,俄军伤亡约3万人,并消耗了数百万发炮弹。据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军集团总裁普里戈所说,俄军在俄乌冲突中的弹药消耗量已经达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2.5倍,约相当于25000火车车皮的弹药量。这场战役持续了几个月,目前乌军仍控制着顿涅茨克州45%的区域,而俄军则因长时间作战而精疲力尽,士气低落。因此,俄罗斯杜马发布了禁止当逃兵、禁止抢劫财物、禁止投降的法令,违反者将面临10-15年的刑罚。
进入7月,赫尔松大战拉开序幕。俄军将精锐的伞兵部队和东部军区部队都投入到了赫尔松战场。然而,2万俄军精锐被孤立在第聂伯河西岸的赫尔松城,身后三座后勤桥梁均被乌军的海马斯摧毁。伞兵部队则坚守在赫尔松州北部阵地,与乌军进行消耗战。这一部署直接导致库皮扬斯克-伊久姆地区的俄军兵力空虚。
这三次大战对俄军的消耗是巨大的。据开源网站Oryx统计,俄军已损失装甲车辆和卡车5887辆,其中包括被摧毁、损坏、遗弃和被乌军缴获的车辆。其中,坦克的损失尤为严重,2700辆坦克已损失1029辆,其中299辆被乌军缴获。近6000辆坦克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运输卡车的损失,再加上数万俄军伤亡,对俄军实力造成了严重打击。由于俄军只有军官和士官能参战,义务兵无法参战,因此,这6-8万俄军中的大部分是无法迅速补充的军官和士官。可以说,俄罗斯陆军精锐已经损失了一半的实力。
然而,现在俄罗斯正加速将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俄控区并入俄罗斯。俄罗斯似乎正准备拿出最后的底牌,将30万预备役和数十万义务兵投入战斗,意图锁定胜果,重创乌军主力,迫使乌克兰接受俄罗斯的停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