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组委会支持,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和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作为智库支持的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暨21世纪“新能新质”绿色能源发展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
圆桌对话环节围绕《能源法》正式落定,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以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光储一体化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海博思创解决方案总监俞晓峰参与了这一环节,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俞晓峰认为,《能源法》的实施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清晰的道路,预示着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他特别强调了《能源法》对于能源领域技术创新的关注。该法提到,能源科技创新应当纳入国家科技发展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的重点支持领域。
聚焦到海博思创所属的新型储能行业,俞晓峰谈到,虽然电芯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对行业来说是好事,但目前的价格竞争已进入到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存在个别厂商对产品进行减配、降低标准,甚至粗制滥造的现象。考虑到储能系统需要保证二十年的寿命,而该行业爆发至今不过短短两三年,随着储能电站运行年限的增长,这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将可能出现各种故障情况。
因此,俞晓峰强调,储能产品不能仅仅围绕价格竞争,而是应该在技术、质量、产品可靠性、转换效率、环境适应性以及电网适应性等方面展开良性竞争。他建议,把储能系统初期投资的每Wh几厘的成本差别,平摊到几十年的寿命中,这样就不会那么看重初期投资。业主或客户在选择储能系统时,应该重点考虑产品的可靠性、技术优势、未来长期售后服务,以及在全寿命周期的安全运行,而不是仅仅看重初期投资。
俞晓峰在圆桌对话环节还谈到了关于工商业储能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目前,储能工商业产品在全国各地并没有完全大面积铺开。由于不同地区的峰谷价差中,只有部分时间段能满足储能收益,或者峰谷模型对于用户侧储能不是非常有利。因此,目前只有重点省份具有经济性和经济价值,才有投资者愿意应用工商储产品。此外,不同省份对于工商业容量电价的情况不明确、接入限制不明确、验收标准不一致,这也对工商业储能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挑战。
海博思创作为行业领先的全场景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产品覆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在未来的发展中,海博思创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创新与进步,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图片】
图片: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现场。